首页 / 百科

味精毁了中国的美食吗、吃多了好不好

2023-10-16 13:17:00

味精毁了中国的美食吗、吃多了好不好
对于味精,毁了中餐还说不上,但是,目前我国味精使用状况还是带来了一些问题。作为一名餐饮行业的业内人士,笔者了解到,现在至少50%以上的专业厨师都在玩命加鲜,说出来惊人:有些餐厅的一锅大菜要放大手勺的少半勺味精进去,重量大概为20克。
这种口味取向的单一化是非常糟糕的。比如,清炒丝瓜的清香和水嫩、凉拌豆苗清新的使人能联想到泥土芳香的本味、油菜梗嚼到最后咂摸出的甘甜味……这些都在放了大量味精之类的增鲜物质之后,而变得咸鲜、千菜一味,没有了调味上的惊艳、味蕾上的期待。

其实,餐桌上,菜与菜之间,有对比才会觉得某道菜更好吃。所以建议各位食客自己烹菜时也少用味精、鸡精、蘑菇精等各种增鲜剂,保留食材原汁原味才是真。
一、现在味精在中餐的用量真的很厉害。很厉害。很厉害。现在很多厨师(至少50%以上),都在玩命的加鲜,鲜味乘法作用、高鲜味精、复合提取物等等,酱油的氨基酸含量也是直线上升。很多店下味精、鸡精、鸡粉的量,如果你看到,会觉得有点吓人的,一份大菜要加小半手勺进去(大概20g,你可以自己回家拿秤比比看,20克是多大一份,量多到你怀疑人生的。)有知友说,味精就是调味料的一种,滥用盐糖醋酱也会有不良后果。没错,可盐糖醋酱加多了的菜你根本不会吃几口,很难吃。但味精加得多,你不会觉得怎样还会觉得好吃好吃,然后最多回口时觉得口渴,然后说今天有点偏咸。
二、较低的成本让味精过分使用,味精的过分使用,让大部分菜肴只呈现了一个强大的“鲜”的面目。取向过于单一。
层次不丰富,下味精。菜不太新鲜,下味精。火候么弄好,下味精制作重口味,下味精。
这种口味取向的单一化是非常糟糕的,就像辣椒盖住了食物的本味,鲜味太多也会的。
比如丝瓜的清味水味、豆苗的初生的新味、青菜那一点芥味甜味,下了大量呈鲜物质之后都是一个面目模糊的上汤蔬菜。包括很多辣炒小菜,已经没有调味上的惊喜了。餐桌口味上,也有君臣辅佐使,有对比才会更好吃。当基础口味变成了咸鲜、酸鲜、辣鲜、甜鲜,在强大的鲜味下,一桌菜之间的对比也更加不明显。一些那种纤细美妙的滋味,也越来越不容易被感知(当然这不能全赖味精)。这点其实很多餐饮业者也意识到了,有些大公司在认真寻找更好的调料,能够更好衬托出食材本味。有一些进展,只不过目前没有太突破的进展。

三、因为做饭的人对鲜味下得多、下得狠,让很多大家对鲜味的要求也变高了。在这个环境下,哪怕是相当厉害的厨师做的高汤,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鲜味的追求。因为不用增香剂,已经很难卖出去了。算种通货膨胀吧。味精一事亦然。

味精口味增鲜丝瓜中国

最新内容

相关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