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/ 百科

糍粑为什么要用水泡?

2023-10-19 07:44:00

糍粑为什么要用水泡?
在我的记忆里糍粑从来都是用水泡,目的就两个。
一、以前的农村没有什么保存食物的条件,放在水里寖泡保存得比较久。
我们这的习俗是过年前制作,过年后走亲用,出嫁女子回娘家娘家人就会挑一担糍粑送她回家,一担是指一百个糍粑,现在习俗已经有一些改变。
二、糍粑做好后要经过大概三天的时间晾干一部分表层的水,以免再放到水里面后变糊,糍粑是需要水润着它才不干裂。
我们这的糍粑分为两种,一种是常见的糯米做的糍粑,一般做成圆形,比较软糯,适合于与糖搭配。
记得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糖,把糍粑架在火塘边上烤软后直接吃,那个香啊!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,小孩子也尝不到这个味了。
另一种是少数地方才有的粘米做的一般把它做成方形,吃的时候需要切成细条与腊肉青菜辣椒蒜苗,再放一点点生抽,我们经常把它作为正餐,想快速做饭的时候就炒一盘,美味还吃得饱饱的。
1、达到隔绝空气,保持水份的目的,防止干燥开裂。
糍粑打好之后,要先在室内让其自然挥发水分以及充分定型。视其具体情况,就可以将糍粑放到装有水的桶里,如果是瓷缸更好。
2、水中的细菌比较少,不容易变质腐败。不过如果泡得时间太长了,还是可能变质的。
适当换水,若气温在10℃以上,应每隔一周左右,换水漂洗糍粑一次。同时要注意干净卫生,防止污染。从缸坛中取糍粑时,最好用干净的工具夹取,不直接用手去捞。
3、水温比室温更低,同时水温比较稳定,给糍粑一个合适的保存空间,可以达到类似冰箱的降温作用。冬天气温低,水温更低,只要勤换水,可以保存很长时间。记得小时候,过后之后,两三个月以后还可以吃到糍粑,随大人去坡上做农活,累了就直接烧火烤熟,就可以食用,方便快捷,可以讲是那时候的“方便面”。

记得时间我们小时候方便面

最新内容

相关内容

猜你喜欢